English
首 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与服务 党建与文化 人才招聘 集团网站
当前位置: 亚新平台  >  党建与文化  >  党群动态 > 正文
寻回初心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7日    来源:亚新(中国)官网

1998年,正值全国建筑市场滑坡最严重的一年,面对市场“优胜劣汰”的态势,七院从“全国百强”的设计单位名单中铲了出来,挫折与教训使大家理解了什么是“竞争”,也真正感受了市场的残酷。我们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彻底转变观念,弘扬“拼搏进取、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迎接市场的挑战。

 

一定要在”BDA“显露身手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Beijing Economic-Technology Developing AreaBDA)”就像北京市的一座建筑展览中心,是业界的一个大橱窗,能为那里的项目做设计,是设计院实力的体现,没有哪个设计院不想在那里露一手,所以,这里的竞争激烈程度就更上一个台阶。

当年我们设计所承担设计《BDA中和工业园轻工标准厂房》项目,就是在这种市场环境中进行的。工程为两幢轻钢结构的“现代轻工标准厂房”,建筑面积分别是 10632.16 m2 13096.40m2,及毗建有三层框架结构的辅助生产用房,厂房内设有变配电站、换热站、消防泵房,还有水热电气管道等。

 

设计工作全程体现了“全所一盘棋”的精神,在40天的时间内,完成了建筑面积 23728.56m2 、施工图纸 289.25A1,在院计划部门、印刷厂的支持配合下,全套图纸 准时送抵开发区。在大浪淘沙的竞争中,我们奏响了在BDA市场搏击的第一首凯歌。

对我们来说,这个项目的内、外部设计条件都很不理想,主要表现在:

·现场有其它院设计的、并已建成的同类性质与规模的工业厂房,而且集中空调,建设“标准”比我们高。但总平面已成定局,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这对我们极为不利,所以,必须充分发挥我院工业设计的长项,一定要在设计、运作周期、各专业的整体水平上高于对方、要后来居上,BDA后续项目咱们也不能丢喽,要以此为契机,一定要在开发区“闯天下”!

·大空间轻钢结构厂房,我们从未做过,当时在业界也是一项新技术。我们参观建设方已建成的那两座轻钢厂房时,建设方人员指着柱子介绍说:“轻钢结构省材料,施工速度也快。瞧见没?工型钢柱都是倒锥台式的,上大下小,地面全靠予埋在独立柱基上的地脚螺栓拔定的,地脚螺栓位置误差不能大于5毫米,5毫米嘞!”

 

·国内《轻钢结构设计规范》当时尚未出台,首先设计依据就成为难题,市场流通的也是未经正式审批的程序、软件,用起来靠不靠谱也要论证。

·当时设计所内的硬件如计算机,是技术落后的“486”,甚至还有 “386”,486M的硬盘、18M的内存,运行速度超低,另外支撑平台版本也低,社会上流通的的一些快速、方便的软件、程序无法上机运作。

·参与项目的部分人员未做过工业项目,缺乏工业项目分工、配合、协作的锻炼。

·施工图时间短暂、限期完成没商量,40天设计周期,公休日已经算在内了,中间还要出“报建图”、“基础图”,保证进度有难度。

 

越是艰险越向前

“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已是不争的事实,设计人员说,我们一定要独立承担轻钢结构设计,为七院积累一些轻钢结构设计的资料,也给后来人留下一点物质、精神财富,我们不能永远作钢结构设计的配角,我们有能力保护我院全员的利益,更要为七院赢得对外经营的主动权。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人不能有“傲气”,但不应该无“志气”,更不可丧失“骨气”。我们一定要把压力变作动力,航天人从不妄自菲薄,但更要虚怀若谷、拼搏进取。

 

· 这个项目绝对是块“硬骨头”

设计是综合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与懒惰,因此大家态度很明确,“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所以,在施工图开展前夕,设计项目组召集了室主任、校审、设计人员共同参加的设计预备会,七院副院长与设计所所长,都亲临会议鼓劲打气,让大家畅所欲言、摆出问题、集思广益,宗旨是“通力协作、开拓市场、共渡难关、人人有责”。

 

· 说干就干 要雷厉风行

我们组织设计人员到“北京金属夹芯板厂”参观、座谈,了解复合彩板的态势与使用行情,做到心中有数。

组织结构、建筑专业设计人员赶到沈阳某工地,参观正在施工的轻钢结构的梁、柱吊装。

结构专业伍胜华、袁晓华、朱建松、孙志磊等同志分头跑有关部门,了解轻钢设计态势、收集规范资料、考察软件并参加程序学习演示会。

 研究设计方案时,设计所副所长张瑞国详尽剖析轻钢结构的设计要点,介绍厂家“巴特勒”的设计、施工经验。

 

· 干工作离不开院里的支持

所内现用的“486”机子对收集到的程序不兼容,我们申请调用了院内当时最好的四部计算机,又向院里打报告购买轻钢设计程序、软件,都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

 

· 兵马俱备 思想先行

 设计所所长、书记找人谈话,作好设计人员、室主任的思想疏通工作,解除设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为设计铺平道路。

 总之,为设计作好了精神、物质、技术的一切准备工作,称得上是万事俱备。

 

上下一条心全所一盘棋

施工图设计周期只有40天,四平八稳地按常规设计,肯定是不可能的。

 

· 所长带头在所内实施“轻钢厂房”全程“绿色通道”

当时,所长亲手抓的一个项目要出部分图纸,已在绘图机上排得满满的。而《中和》恰恰也要出图,发生了“撞车”,所长毅然决定撤下自己抓的项目,给《中和》让路。

在结构设计中有什么疑问与难点,副所长张瑞国立刻出谋划策,漏掉什么节点、大样图,尚未来得急安排人,便马上顶上来亲自承担;平日加班、公休日加班,所领导都到设计现场参于设计或指导工作。

 

· 书记带头当好后勤兵

设计中,谁个后方有问题找书记 ,张罗借绘图机,大量图纸要扎图边,书记和刘晓敏一人抱一台缝纫机,甩开膀子连续作战;周日大家加班时也要来所内看望大家,并安排大家的餐饮伙食。

绘制底图、晒兰图,如报建图、基础图、条件图、加晒图、修改图、电传等过程文件连续不断,零零散散十分琐碎,刘晓敏、高晓云随交随办,楼上楼下跑来跑去,决不让工程误在自己手里。

 

· 召之急来来之能战 战之能胜 

朱铁汉同志负责水专业该项目的校对,连连表态:“不管什么时间交图,随交随看”,老朱说到做到,上午去现场交底,下午5点钟回来,校图直到夜晚,连晚饭也未顾得上吃。

电气专业设计图纸在周日中午完成,我们立刻电话通知校对,吴光明同志二话未说,立刻从海淀赶到院里一直干到深夜,圆满地完成了90余张A1图纸的校对任务,为准时出图赢得了时间。

 概算书要在早晨8点准时发出,文印厂希望能为装订状况把把关,我们深夜通知张水清同志,老张在凌晨4 点钟,冒着倾盆大雨从八里庄赶到院内,8点前完成了任务。

 

· 不是设计人员胜似设计人员

 袁晓华同志、韩长水同志分工校对工作,他们是结构与总图专业在该项目中的“老将”,自然是专业的主心骨,设计人员的大事小情都来问他们。袁工是图纸随来随校,随校随改,改完再校、再改、再校……韩工校图时发现管线综合图设计深度不够,于是,同设计人员一道上机连画带改,干到子夜方休。

 

· 目的就是一个把好图纸质量关

 伍胜华同志分工审核,他和校对虽然分工但并不分家,你来不及看就我先看,然后校对再看,究竞谁是校对,谁是审核,分不出来也并不重要,关键是把好图纸质量关,出手图纸一定要“零”差错。

 

人生能有几次“搏” 加点班不算什么

在尚不规范的市场竞争中,商场犹如战场,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也是为了全院的生存和发展,在设计周期极短的情况下,老同志拿生命在拼搏,年轻的朋友在拼体力,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可是同志们却说:“人生能有几次博,加点班算不得什么”。

上班八小时在干,晚上也在干,公休日全都用上了,而且公休日的晚上还要再加班。

 什么是“敬业”、什么叫“爱岗”、啥是团队精神?在这里已经找到了答案。

 

孙志磊

 干得多说得少,是个脚踏实地的小伙子。辅助厂房的框架部分是他负责的,同时、不论什么份内、份外的事情只要有时间,他都会主动干,什么刷底图,打小样,拷贝图,替他人绘图,甚至刮图等等。晚上加班不说,公休日就没休过,几次凌晨刚回家,早上又被电话叫到了办公室,二话不说立刻动手干起来。267岁的大小伙子,哪能没有一点个人的事儿,只有等项目做完再说了。

袁晓华 

在老将中属于年轻的一位,再年轻也是奔六十的人了,可在工作上仍旧“宝刀不老”,晚上加班,公休日加班,多少次连干通宵到凌晨4点钟,担心设计、审核人员有事找他,早上8点准时又来了。压力加劳累,几次犯胃病,害牙痛,有次硬是含着止痛片去工地。他老伴见了我就“诉苦”,是呀!谁的老伴谁不心疼呀,说心里话,在岗的老同志还有几个?我们心里也痛啊!

 

王秀山

新的、修改的几个项目在手上穿插进行。由于紧张和劳累,血压高了,头晕目眩,动员他休息,口中答应的好好的,可一干又是一个小通宵,事后我们怕的不得了,真若有个三长两短,无法交待呀。

 

私事再大也小公事再小也大

公与私、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泾渭分明。可是,当公与私在自己身上发生碰撞时,有的人就糊涂,就分不清楚,就损公肥私。而我们的同志们说:“私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公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听到他们这么说,我热泪盈眶了,大家把两者的位置摆的如此恰当,令人佩服呀。

 

刘兴国

原本准备当年“十一”结婚,但因项目在手,根本无暇进行准备,只好说服未婚妻推迟婚期。十几个周日都要加班,无法见面,未婚妻只好到加班现场来看望,虽然人多眼杂,可总能见缝插针说上两句悄悄话啊。

 

朱建松 

承担轻钢部分设计,难题多、任务重、压力大,再加上自己已步入大龄青年的行列,心中的焦虑可想而知,公休日加班时大家都催他提前走个把小时,谁会有啥意见呢。

 

袁晓华

原本打算亲自护送第一次出远门的独生女儿到上海入学,但因集中精力忙于项目,根本无暇脱身,只好放弃护送的计划,害得老伴儿和爱女“怨声载道”,见我都嘀咕了好几回。

 

伍胜华

在项目进行期间,活泼可爱的小女儿在家突然被烫伤,但身为结构室副主任,并身兼该项目审核,需随时与设计、校对人员探讨、沟通,所以只陪同紧急就医和短暂护理后,忍痛立刻投入项目。

 

都伯嵩

 刚刚分到新居,院内要求限期装修、搬迁完毕。但因设计任务在身,所以,装修工作也只能忙里偷闲,见缝插针了。在项目设计中,共完成施工图纸 91A1,速度之快、图纸数量之多,为该项目中的魁首。

我亲眼目睹了在工程设计过程中的感人情景,令我心潮澎湃,七院有着这样好的同志,同志中蕴藏着这样可贵的精神,这是一笔宝贵财富。我们有这样的队伍,在今日的市场竞争中七院大有希望,一定会再铸辉煌。(张洪雁 文)

[关闭]  [打印]
Copyright©2017 版权所有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19035510号-2
制作单位:亚新(中国)官网
地址:北京市西四环南路83号  邮编:100071 联系电话:(010)68749588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