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 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与服务 党建与文化 人才招聘 集团网站
当前位置: 亚新平台  >  新闻中心  >  亚新平台 > 正文
媒体聚焦 污水不乱排,农村花红林绿水更甜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19日    来源:亚新(中国)官网

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的陈家庄,一座日均处理160吨污水的处理站矗立村旁,门头沟区水务局供排水中心主任马恒涛看着达到京标A标准的出水检测报告,觉得这块“心病”可以放下了。

 

陈家庄紧邻永定河上游,此前虽有污水处理设施,但是较为落后,随着北京市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标准,处理水质已远远不能满足现状。妙峰山镇办事员王建革最了解陈家庄村的过去,“外村人根本不敢进陈家庄,生活污水又黑又臭,而且水就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沟里。”他说。

 

为了改变农村生活污水不经处理随意排放,污染周边环境的局面,“十三五”期间,门头沟区政府将农村污水处理提上了重要日程,陈家庄村污水处理站点就是其中一个。然而,农村建设污水处理站,比城市面临更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陈家庄地处山区,建设污水处理站,受地形地貌限制大,管网铺设非常复杂,作为陈家庄污水处理站的建设者,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七研究院所华航环境公司总裁林小强为了解决现场踏勘、调研和选址等问题,“光鞋就磨坏了两双”,还要“去农民家中,与百姓唠家常,解除他们在污水处理站占地、破路,甚至是影响风水等方面的疑虑。”

 

思想上的桎梏消除了,选址得以顺利进行,但技术上仍面临一些难题。“与城市污水处理相比,农村污水排放水量波动大,进水水质超标,冬季温度更低等特征,这给对污水处理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林小强说,针对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的特点和需求,他们研制开发了安诺(ANAO)污水处理技术,这是一套高效、紧凑、运维简单的一体化设备,同时,为了更加适应农村地区,在技术方案、工艺技术、机械加工制造、运输、尺寸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创新优化,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建设速度。

 

短短两个月时间,陈家庄污水处理站就建设完成,并在2016年年底实现调试运行,这一年多来,这个村子里的污水处理站设备稳定运行,各项指标均达标,而且“建设周期短、建设成本低、运行成本低、操作也挺方便。”马恒涛说:“自打这个站点投入使用后,水清了,空气都显得甜了,我的心病也放下啦!”

 

“陈家庄的生活污水清澈了,可全国其他地方的村镇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院副董事长、副总经理窦晓玉心里却并没有松口气。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她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中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难题,有些村镇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影响着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是构建和谐生态环境需要解决的问题。

 

幸运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渗透到人们心里,不止北京门头沟的陈家庄关注并解决了农村污水处理这个问题。据窦晓玉介绍,利用技术优势,航天科工七院华航环境还为广东台山市的432村、12个镇建设了污水处理站,铺设了200公里的村、镇污水收集配套管网。广东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在参观台山市的污水处理设施后表示“该类站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计,运行成本低,维护方便,建设经验应在全省推广”。

 

接下来几年,北京的门头沟区还会继续在东部妙峰山镇、潭拓寺镇、永定镇、龙泉镇及军庄镇等地区的17个村庄、7个景区及7个单位的37座污水处理站的建设、改造。“留住绿水青山就是保住金山银山,解决了生活污水乱排放的问题,农村未来一定会花更红,林更绿,水更甜。”窦晓玉对此充满希冀。(光明日报记者詹媛   文)

 

[关闭]  [打印]
Copyright©2017 版权所有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19035510号-2
制作单位:亚新(中国)官网
地址:北京市西四环南路83号  邮编:100071 联系电话:(010)68749588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