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出来了!”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处办公楼内,大家忘情地欢呼起来,而点燃这无限热情的是住建部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及“工程设计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人防工程)甲级资质”证书,资质和证书的获得者为中国航天科工七院中航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也由此成为了航天两大集团公司内众多建筑企业中第一家拥有特级资质的法人单位。
站在历史的节点秀出战斗力
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全国建筑企业双200强、北京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中航天没有手软,将一项项殊荣收入囊中。站在公司年产值40多亿元的历史节点上,中航天员工愈发清醒地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已无法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向特级资质企业进军是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
特级资质是我国建筑领域资质序列中的最高等级,可谓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一直是行业内各家企业争相触摸的目标。截至2017年,全国仅有567家各类总承包特级企业。
中航天2014年工作会提出积极启动特级资质申报工作,为此,中航天专门成立了“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升级”专项小组,由董事长李扣春、总经理杨明督办,副总经理周永宏分管,并从中航天本部各部门及所属单位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具体工作。
谈到“升特”,副组长周永宏深有感触:“我是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特别了解资质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一级与特级不是单纯的一字之差,而是跨过门槛。如今各方面条件已然成熟,如果此时不能把特级拿下,我觉得自己就是企业的‘罪人’!”
在学习吃透相关政策和规定的前提下,中航天不断加大软硬件投入,对标业内先进企业补短板,完善资料。从企业资信、人力资源、科技进步水平、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和工程业绩等方面均实现了大幅度提升。李扣春特别强调,一切发展要为“升特”保驾护航,让“升特”一路绿灯。
住建部要求,特级资质企业有建筑设计能力,七院作为综合型工程服务科技产业集团,在规划咨询勘察设计方面业绩突出,在总体上对中航天“升特”进行支持,综合型企业集团产业优势凸显出来,避免了施工单位单打独斗的局面。在中航天“升特”初期,七院董事长、党委书记高峰就指出,要坚定信心,严格对标,确保成功,为决战决胜“三大战役”厚植动力。
2017年,在七院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下,全体干部职工迎难齐发力。“所有材料经过了8个多月的打磨梳理,循环往复了十几轮才全部符合上传系统申报的要求。”周永宏介绍,“越接近上报条件,大家越紧张。”
“资料扫描上传时有两到三个人盯着电脑,因为那会儿大家基本24小时不停歇,人困马乏。所以一个人念,一个人看,一个人上传,不敢有半点闪失。”小组成员、市场开发处副处长王华先说,“完成全部数据上传用了整整一个月,越到后面系统越慢,例如一张仅800K的凭证扫描件都要用4分钟才能上传完。”
资质到手,是时候谈谈未来了
对于升特专项小组,三更半夜被电话吵醒是常事。得知人员变化、内容不符合条件等信息后便彻夜难眠。8个月的时间里,大家最深的感受是煎熬。“特级申请不下来,就不干了。”中航天总经理杨明向大家表明了他的决心,也将断腕精神贯穿到了公司上下。
在杨明看来,“升特”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我们探索升级都需要哪些步骤和硬件条件,同时也在与特级龙头企业的对标中学会了梳理、总结、归纳。之前大家一直在闷头做事,忽略了这点。这种总结对企业非常好,会带动所属单位共同发展。”
1月4日,公示结束,大家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但没有真正把证书握在手里的杨明还是选择了一如既往的低调,这也是中航天一贯的做事风格,不过对于下一步规划,脚步不能慢。
随着资质证书的取得,中航天领导班子立即组织召开了研讨会,研究如何依托“工程设计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人防工程)甲级资质”证书开展工程设计咨询业务,为未来发展和转型升级拓宽道路。对此,七院总经理李治国评价,这是中航天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性战略举措。李治国表示,以此为开端,未来七院将在京津冀地区、西北“一带一路”沿线、中部地区打造三个特级资质建筑施工企业,形成施工版块转型升级的龙头。
十年前李扣春临危受命到中航天任职,当时工资已无法按时发到员工手中,年度完成产值不到3亿元。看着中航天一步步走出低谷,最高产值达到47亿元,在北京市一级施工总承包资质企业中综合信用排名第六,如今又成功“升特”,他高兴之余感慨万千:“这个行业非常复杂,又是完全开放的市场竞争。曾几何时,在北京众多实力强劲的企业中,我们默默无闻,甚至出现客户在认可航天品牌欲签约时,我们由于资质等级不够无法接单。如今,这种情况已经一去不返。现在再去北京市住建委开会,肯定会有中航天一块牌子!”
“作为央企,最终还是为企业和社会更好的服务,要对得起老百姓,更要对得起航天这块牌子,这也是‘升特’最原始的一些想法。”杨明表示,未来,中航天将脚踏实地补齐短板,用好航天品牌,同时用自己的行动让航天品牌之光更加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