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 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与服务 党建与文化 人才招聘 集团网站
当前位置: 亚新平台  >  新闻中心  >  亚新平台 > 正文
转型升级 时不我待!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24日    来源:亚新(中国)官网
       伴着2017年初春的脚步,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设计院)诞生了。这是2017年中国航天科工七院转型升级攻坚战的首个重大举措,更是七院转型升级历史进程的重要节点。

初生的草木,要在料峭的春寒中经历风雨生长;学步的幼儿,没有摔打怎可成长为健壮的少年。航天设计院的设立、起步、创业、发展,要扎扎实实迈出脚步,克服路途上的具体困难,还要头脑为先、统一思想,扭转航天设计院乃至全体七院干部员工的惯性、惰性,克服散漫、观望、不愿自我改变等痼疾。有院党委给予的政策支持、用人支持、权利支持,有航天设计院和七院全体干部职工的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收获春之成长、夏之灿烂、秋之硕果。

要转型发展,就要认清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形势。放眼世界,虽然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但中国一大批国企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以出色的成绩单为世界经济增加信心与活力。在航天领域,一大批曾经山重水复的航天兄弟单位以“三创新”“三突破”为指南,突破藩篱、重塑自我、涅磐重生。在建筑领域,无论是施工企业还是勘察设计单位,面临步步紧逼的市场严冬,纷纷提前谋划开展大刀阔斧的改革,在高新技术、人才、市场、资本等方面抢得先机。反观七院,虽然发展速度不算缓慢,和多年前的自己比有了很大进步和改观,但“百亿企业新瓶装旧酒”“只是量变没有质变”的评价确为自我认知的不谬之言。以传统的动力来源驱动,经过挖潜,快速前进已属不易,爬坡过坎,攻城拔寨,已非能力可及。同时,企业的发展更是员工的福祉所在,七院的发展壮大是与一批人才施展作为、一批人才找到舞台、一批人才的人生价值和幸福生活有所落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出台重大改革举措,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是七院转型发展的不二选择。

要转型发展,就要转思路、转思想、转作风,以头脑上的高站位引领行动上的新作为。十多年来,七院架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单位小散差、同质化,市场开拓“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经营管理“聚啸山林”江湖气等痼疾一直存在。随着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成立,院党委希望打造一支群雄聚集、群英荟萃的精英团队,并最终成为七院“中央方面军”的一次整编。航天设计院承担着调整结构、整合资源、突出主业、彰显特色、提升档次、融入航天的重任,要承担高端的责任,就要树立高端的行为标准。

“稳定、发展、新气象”的新要求已经提出,这是针对前文所述种种痼疾开出的药方和指南,需要七院各级领导干部和航天设计院广大员工以言行将其贯彻到日常。稳定,是经营生产的稳定,也是思想的稳定,可以议论,但不允许有“杂音”,可以摸着石头过河,但不能裹足不前,更不能浑水摸鱼。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责无旁贷的首要要求。发展,是工作态度要勤勉、肯付出,是工作方法要统筹兼顾,理出思路、聚焦发展。新气象,是指新团队要有新举措、新形象、新导向,要引领七院新风尚。本次改革重组,已经确定了五条原则。改革,必然牵扯到利益重新分配。坚定信念、聚焦发展,不仅是书面上的要求,更是讲话、谋事的具体准则——各级领导干部当与七院同进退,与员工共甘苦。

要转型发展,就要在脚踏实地的工作和头顶灿烂的星空中理出一根贯通上下的脉络,以实际行动尽快落实“三大战役”部署,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机制,在员工的拼搏努力中取得企业的进步。“精兵简政、开疆拓土、抢滩登陆”三大战役的内容已多次阐述,这是七院的“背水一战”,更是七院和航天设计院干部职工工作的聚焦点。

“开疆拓土”,就是要摒弃闭门造车、坐井观天的老一套工作方式,在那些规模超出想象的新兴领域市场分羹找食,直至拥有我们的话语权。落到我们当前的任务中,就是主动改变机制,适应市场发展,培育新市场、新技术。

“抢滩登陆”,就是要锲而不舍,坚持干事创业的韧性与毅力,将国际工程、境外收购的第二战场持续追击,摘得果实。就是要明确长期计划的分阶段责任,通过一场场战斗的成果,将资本运营的本领锤炼强大,保证阶段任务取得实效,将我们开启的创新总体布局化为年度创新工作的一个个捷报。

“精兵简政”,就是建立激励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业绩为首位,只要肯奉献、能贡献,就一定能受到重用、得到优待。当前,航天设计院正在建立一套新的管理制度,尽量压缩公司管理部门规模,做到一人多岗,并转变观念,要为业务部门服务。公司完成总体布局与总体把控,充分放权,让业务实体迅速发展壮大。笔者从公司领导层获悉,公司将树立发展至上、贡献至上的原则,完善考核机制,多劳多得,公平公正,不唱高调,实事求是,规避风险,潜心发展,让广大员工实实在在得到实惠,并有充分发展空间。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改革大计,业已开启。在航天的品牌和旗帜下,在航天建设内外部优势资源的整合下,有上级的全力支持,有敢于担当的管理团队,有爱航天、敢创新、能拼搏的优秀员工,相信伴随我们的青春走过,伴随我们的汗水洒下,一座航天设计院的大厦将岿然矗立。那时,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打下了这座大厦的桩基。(文/柒轩)

[关闭]  [打印]
Copyright©2017 版权所有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67351号
制作单位:亚新(中国)官网
地址:北京市西四环南路83号  邮编:100071 联系电话:(010)68749616、68749588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