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共文昌市委、市政府召开文昌市创新驱动加强科技供给“科技文昌”座谈会。会议邀请了海南省党政机关、科研机构、高校院所、企业等各界代表,立足科技创新、数字化、卫星遥感、人工智能、航天文旅等前沿热点话题的最新动态、应用趋势和未来发展,共同探讨“科技文昌”发展,引领全域航天城建设。全国人大代表,航天建设总经理、副董事长窦晓玉应邀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题为《打造面向未来的中国航天科创文旅IP》的主题发言。报告引起了全场热烈的反响,会后,窦晓玉接受了文昌电视台采访。
窦晓玉指出,从1954年提出国家航天总体规划,1960年东风一号导弹发射成功,到2022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航天事业60多年来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段不断探索、突破、超越的自主创新史,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和航天文化。伴随着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公众对航天文化活动的关注度、参与度不断提升,一个“泛航天”时代正向我们走来。讲好航天文化产业故事,挖掘航天文化,将航天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业态创新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窦晓玉表示,文昌作为国内四大航天发射场中商业化发展及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发射场,成为航天爱好者旅游的首选。借由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与航天基础条件,文昌更具备成为中国航天文旅IP示范型项目的先发优势。
针对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中国航天科创文旅IP,窦晓玉强调,打造中国航天文旅品牌IP,离不开政策规范与航天文旅产业发展模式的完善,同时,也需要通过以航天相关单位为统筹,整合社会各界资源优势。对此,她提出四点建议:
一要加强顶层策划,规划引导航天文旅产业发展,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路线图,逐步形成航天文旅全产业链发展战略。
二率先扶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创企业,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鼓励国企、民企共同申报国家重大文旅项目,加快推进上下产业链有效联动。
三鼓励跨界融合,释放产业活力,挖掘地方经济新增长点,大力发展“航天+旅游”、“航天+教育”、“航天+影视”等个性化、专业化旅游业态,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求知游乐创业需求,激活淡季旅游市场,充分发挥区域集聚效应,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四品牌塑造,以“大航天”理念构建航天品牌及知识产权边界,加强国产航天文旅品牌IP的规范保护和培育推广。
窦晓玉强调,数字时代已经到来,让我们期待数字航天,科技文昌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推动文昌国际航天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