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在北京郊外的通州,雾霾天在寒风的逼迫下换成蓝色,结冰的河道里一股颜色清淡、没有异味的流水从沟渠流入。
再有几天就是2016年元旦了。《北京市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年)》已近尾声。在首都这片首善之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再提高,制药废水排放监管越来越严。
重点污染企业2015年底必须达到新标准!环保部门的要求,在同仁堂这样的拥有347年历史的老字号面前,同样振聋发聩、压力山大。
中国航天科工七院工程师、同仁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经理孙明江带着一副眼镜,常年在外奔波,让他眼镜后面的面孔黝黑。他站在同仁堂集团通科药业公司门前,指着河道的水对记者说,现在的水只是有点淡褐色,化验指标已经完全达到了北京市的排放标准。
可乐”变成“啤酒”
位于北京通州的通科药业公司是同仁堂集团重要的生产基地,基本上同仁堂的中药饮片都在这里煎制,成品由这里发向全国、全世界。正因为重要,煎药后产生的污水处理难度大,环保局的要求一年比一年高,找个“靠谱儿”的污水处理专家高标准解决环保难题,成了通科药业负责人心头要紧的事。
刚走进通科药业的生产区,环境还不错。走到厂房后的污水处理区,就闻到一股中药味儿,但还算可以接受。
当我们见到长期驻守此地的七院工程师付德旭时,他推开了MBR处理车间的门。霎时间,记者的鼻子被又苦又呛又臭的混合气味儿充斥其间,强烈的味道让人反胃。而小付丝毫不以为然,憨厚地笑笑,“潇洒”地说:“老在这儿呆着习惯了,只要处理完了没什么味儿,我们干活儿的,过程中,难免的。”
孙明江向我们介绍:MBR池是通过好氧细菌处理污水,只见黑色的充满杂质的中药废水在巨大的池子中不停流动,泛起泡沫。而室外露天的两个两层楼高的“超级大锅炉”则是UASB设备,它们通过厌氧细菌处理污水,能有效去除高浓度污水,是这套设备的关键。
说着,孙明江带记者沿着旋转楼梯爬上设备。耳边大风呼呼作响,如果不是扶着栏杆,记者在风中甚至站不稳。在施工阶段,这里的环境之艰苦可见一斑。
相比室外设备,最终见证奇迹的水质化验室堪称高大上。在这里,整个污水处理的流程在整面墙上一目了然,而一台电脑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个环节的水处理数据。
付德旭指给我,化验室一角,一台用锁柜牢牢封死的电脑是环保部门的千里眼——一端监测着废水排放情况,一端与环保局远程连接。“我们的设备完全可以达到指标,不用担心!”小付笑着说。
一同前往的工程师龚远建解释说,从观感上,我们做的工作把废水的模样从“可乐”变成了“啤酒”。而从专业上分析,我们的工程师将污染物质化学需氧量指标从8000毫克/升降至30毫克/升,综合去除率达到99.5%以上。这在技术上已跻身国内第一梯队。
放下身子跑项目 甩开膀子干项目
说起拿下这个订单的过程,孙明江满肚子故事,但话语间,他的语气乐观,好像这就是他十几年间的生活,没啥可多说的。
“虽然好多年以前我们干过同仁堂的工程,但是最终签下来,还真是挺不容易!”
同仁堂集团对这个项目寄予厚望。但客观来说,中药药渣废水处理非常困难。中药废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远超常规污水指标,不仅工艺设计难度大,而且上百种中药废水混在一起,水质和水量波动特别大,水里掺杂的杀菌抑制剂不时捣乱,使得化学需氧量30毫克/升出水水质遥不可及。
“当时我们得知项目在通州,路太远,前期跟踪又要降低成本,就厚着脸蹭人家同仁堂的班车呗!没办法,干工程,跑市场,可不就得把脸面放低点儿嘛。”
当时,有一家公司说服同仁堂给个机会。但工程的高难度,使得这家公司始终无法达到指标,最终知难而退。
机会来了!七院团队拿出工程业绩,亮出技术水平,使得甲方选择了航天建设。
但是时间已经很紧,5月初开始进场施工,8月底工程就要全面完成。100天,可能吗?
航天人,特别能攻关。
期间,七院项目团队统筹策划,完成了处理系统内的调节池、MBR池等利旧改造,完成了设备间、控制间等新建工程的土建施工,同时完成了UASB系统、MBR系统等主单元设备电气及管线的安装。
同仁堂项目设计处理规模500立方米/日,规模不小,但偏偏又是改造项目,施工场地有限,土建基坑开挖难度大,施工设计需要最大限度利用原系统的构筑物及满足使用要求的设备。
加班加点,在所难免,几位人员往返单位经过家门,但工期紧张,只能过家门而不入。
有人告诉记者,付德旭原来准备结婚,也因为这个推迟了。他在边上听了,不好意思地笑笑。
环保领域空间巨大
其实,最让团队焦急的是土建结束后的调试阶段。
9月中旬,开始对工程进行水质调试。要让各设备达到最佳运行状态,每天定期检测水量水质,根据来水情况进行水量、水温、药剂、酸碱度、污泥等关键参数的合理匹配,及时调整运行参数。经常,测试人员要经过上百次试验才能够保障项目顺利完成。
项目位于通州的偏远乡镇,冬天临时停电和停止供暖不时“光顾”,热蒸汽没了,花大工夫搞的微生物培养就泡了汤,给调试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但调试工程师采取补救措施,保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了调试进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多月的现场调试,系统出水逐渐向预期靠近并达到设计目标,在连续稳定运行了十余天后,通过多次自测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连续检测,出水各项指标一次性全部达到设计标准。
12月18日,专家组、业主方、监理单位经过质询讨论并查阅第三方出具的水质监测报告,一致同意航天科工七院环境安全院承接的“北京同仁堂通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污水处理站升级改造工程”通过专家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
环境安全院工程一体化所所长刘小燕说,在以往北京王致和、青岛啤酒、首都机场T3航站楼、海南万宁神州半岛酒店等水处理工程的基础上,此次同仁堂通科药业工程的成功,标志着高浓度有机中药废水处理项目的突破,有重大意义。
环境安全院院长王志则对航天建设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前景信心笃定:我们航天企业拥有优势技术,我们航天建设涉足军民领域,在国家重点发展的环保领域,我们的想象空间和潜力巨大。(文/王益青 武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