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 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与服务 党建与文化 人才招聘 集团网站
当前位置: 亚新平台  >  新闻中心  >  亚新平台 > 正文
攻坚•冲刺 航天建设中航天:既要大干攻坚 也要质量创优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2日    来源:亚新(中国)官网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航天建设所属中航天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八公司长阳航天城科技园项目部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在坚决落实防疫生产“两手抓、两手硬”的前提下,如何按期保质完成年度生产经营任务、有序推进项目质量创优工作,是摆在他们眼前的必答“考题”。

长阳航天城科技园项目,在开工伊始便确定了争创鲁班奖的质量目标,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优质工程是每个职工心中坚定不移的信念。目前该工程已获“北京市结构、建筑长城杯双金杯”“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奖”“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等荣誉。

 

 

不畏艰险反冲锋

 

全国疫情的反复,导致项目部分劳务人员无法抵达岗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人员紧缺。为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项目20名管理人员,不仅坚守本职岗位,还分担着短缺人员的工作,很多人都深入项目一线,与民工一起争分夺秒、加班加点,项目经理刘保军就是冲锋陷阵的排头兵。

“我在长阳航天城楼顶见过旭日东升,也在3-1地下室经历过伸手不见五指。”他在长阳项目部扎根近8年,是一个极其干练的人。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导致现场工作难度增大,施工情况更加复杂。“我作为项目经理,应该是冲在最前面的人,有人干的我要督促他干好,没人干的我就要顶上去。”为了及时处理突发状况,顺利完成年度生产任务,他把“家”安在了项目上,与项目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同作,连续好几个月都没回过家。在他的带领下,200多名劳务人员和全部管理人员上下同欲、左右同心,有序开展现场各项工作,向着年度各项目标和质量创优目标发起冲锋!

 

不辞辛苦勇向前

 

为实现对12万平方米项目现场进度和质量的双重把控,项目管理人员在工地奔波,每天几万步的穿梭,每一步都记录着施工过程的艰辛,见证着他们奋斗的征程。

“每天的微信步数轻轻松松就能达到56万。”工长高振陶骄傲地说。这个积极乐观的年轻人,每天都能登顶微信步数排行榜。刚从四川布拖项目回来的他,没有休息整顿,在接到组织召唤后,立马回复了“我可以”。虽然工作调动频繁,但他总能迅速适应新的岗位,积极投身工作之中,没有一丝怨言。他就是整个项目人员的缩影。也许是每天在烈日下工作久了,项目管理人员的肤色也深了好几度,每次摘下口罩,大家都笑称自己仿佛带上了一个“隐形的口罩”。看似自嘲的背后是他们决战四季度、大干100天的坚定决心,也是力求进度质量双领先、立志夺取双胜利的强大信心,更是力争创优、誓夺鲁班的勠力同心。

 

质量创优扛大旗

 

项目经理张建强是一个一丝不苟、追求完美、注重细节的人。他肯花时间、肯下功夫,只为把每一项工作做好。作为项目经理,他不仅要负责3-3项目的推进工作,还要扛起3-1项目的创优大旗。面对疫情的不利影响,他与同事们共同分担、共同战斗,为3-1项目的创优工作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在鲁班奖现场复查前夕,每天下班后他都会来到现场走一遍复查路线、思考细节问题,这一走就要走到深夜,这一走就走了半个多月的时间。

项目生产经理苏凤彦是老一辈航建人,为保证3-1项目质量创优工作顺利开展,从布拖项目回来后,他只是简单地收拾了行李,第二天便投身到项目现场。在工地上,他虽然已是航建老人,但还是充满干劲儿,经常用多年积攒的现场施工经验,为各个工长解决施工中的难题,同事们都笑称他是行走的“施工百科全书”。

项目资料员常琳是现场为数不多的“女战士”,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扎根项目整整10年。由于资料管理是创优评选的重要部分,她便把办公室当做“战场”,整日面对电脑,整理、编写繁杂的资料,加班加点也在所不惜,只为资料审查时能够完美呈现。虽然项目部到家只要不到1个小时的路程,但是为了有更多时间把资料做细、做精、做实,她选择常住项目,年幼的孩子只能通过视频见到日思夜想的妈妈,“忙过这段时间,就有时间陪他们了。”常琳攥紧了拳头、抿了抿嘴,笑着说。

决战决胜四季度,相信在中航天集团八公司长阳项目部全体职工的顽强拼搏下,项目部必将打赢这场硬仗,保质保量完成2020年各项任务,夺取“双线”作战的最终胜利!(高原 文)

 

[关闭]  [打印]
Copyright©2017 版权所有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19035510号-2
制作单位:亚新(中国)官网
地址:北京市西四环南路83号  邮编:100071 联系电话:(010)68749588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