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11时共青城市将防汛应急响应等级提升至Ⅰ级!”
“鄱阳湖告急!水位突破1998年历史极值,还在涨!”
“截至7月12日7:00,饶河鄱阳站水位已达22.74米,超1998年水位13cm,目前仍在上涨中。”
“多地告急!最高级响应!”
“江西洪涝灾害持续恶化、防汛应急升至最高级别。”
“防汛工作已进入战时状态。”
目前鄱阳湖多处圩堤现满堤出现的险情,7月12日,航天建设所属陕西航建江西分公司在收到江西省共青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请求增援的通知后,组织防洪抢险突击队前往一线防洪抢险。
连日来,受强降雨影响,江西鄱阳湖发生倒灌,水位持续上涨,已超警戒线,标志着我国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记录以来的历史极限。据水文部门预测,未来几日湖口站水位还将持续上涨,最高可能达到21米左右。由于鄱阳湖出现了倒灌,必将造成鄱阳湖地区水位抬高,近期鄱阳湖圩堤将面临防汛压力,安全隐患增大,威胁当地群众人身财产安全。
汛情就是责任,汛情就是命令。在航天建设党委对安全和防汛作出部署之时,陕西航建党委高度关注江西共青城汛情,要求江西分公司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压实责任、勇于担当、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10日,正在江西分公司红林小区项目进行质量、安全大检查的陕西航建总工段军锁,听闻共青城市汛情严峻、形势紧迫,与江西分公司经理徐舟和红林小区项目管理人员前往共青城市鄱阳湖南湖圩防汛点,慰问看望一直坚守在一线的当地防汛值班人员,以及深入了解防汛工作的需求。承诺只要防汛工作需要,无论是人力或物力,陕西航建会义不容辞给予支持,冲在防汛抗洪的第一线。

7月12日,鄱阳湖水位猛涨,已破历史极值,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江西分公司立刻组建以红林小区项目负责人杨华军、江西分公司安全副总监路遥等党员、青年突击队员、青壮职工为主要人员的30余人防洪抢险突击队。

上午7时30分,红林小区项目防洪抢险突击队接到命令,即刻出发驰援一线。鄱阳湖沿岸的居民早已撤离,抢险突击队员们一路逆行,向着最危险的地方前进。车辆行驶在在已经没过水的路面上,一浪一浪的洪水拍打着车身,窗外被淹没的房屋、冲垮的树木、漂浮的物品,使大家的内心愈发沉重。一路飞驰赶到了现场,突击队员按照之前专业而简短的防洪抢险学习,立刻开始分工合作,迅速投入抢险工作。

从早上抵达防汛点开始,突击队员始终在抗洪一线忙碌着,他们没有停下,没有休息,直到防汛后勤发放盒饭才意识到一上午已经过去,后又得知消息返回项目部的道路已经因涨水被完全淹没,而项目部为抢险人员运送补给物资的车辆也被洪水阻挡已经返回。

满身疲惫、浑身泥泞的突击队员靠着堆放的沙袋,轮流换着吃了饭,抓紧时间短暂的休息补充了体力,就又投入新一轮的战斗中。从早到晚,突击队员分秒必争,你来装土我来扛,一袋袋的防汛沙袋被传递、运往水边有序叠放。垒起来的沙袋直面洪水,大家深切感受到防汛工作的紧迫。

那些无数次的弯腰、铲砂、扛袋已经令他们肢体麻木,但还在继续。当着一处处渗漏的缺口被堵上,险情得到了有效遏制,满身泥巴的突击队员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们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及“能打硬仗、敢打硬仗、永不服输、勇争第一”的部队优良传统,始终坚定地站在抗洪一线,哪里需要就顶上去,誓与洪水死磕到底!

有一种守望,叫风雨同舟;有一种力量,叫我们在一起。洪水无情,人间有情,在这一刻,没有陕西人、江西人的区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人!天灾面前,航天建设人在确保自身安全无问题、不给政府添麻烦的同时,毫无畏惧、关键时刻站了出来,和江西人民一起为守护这座城贡献力量,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险情还在持续,航天建设人时刻准备着,坚守在鄱阳湖防汛抗洪第一线。(文/刘梦雅 覃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