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 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与服务 党建与文化 人才招聘 集团网站
当前位置: 亚新平台  >  新闻中心  >  亚新平台 > 正文
让彝族群众早日住进新居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2日    来源:亚新(中国)官网

近日,四川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天气。在四川南部的凉山州,连日的降雨将部分山区道路变为“河道”,广大彝族同胞居住环境受到威胁。

 

灾情就是命令,在凉山州布拖县承建扶贫安置工程的航天建设人,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为保障当地群众出行、保障扶贫项目开展,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对受灾道路及现场开展救援抢险工作。

 

这里是全国脱贫攻坚战主战场之一,这里是影响四川乃至全国夺取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地,这里是亚新(中国)官网履行央企责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线现场。

 

 

脱贫攻坚战线上的航天人

 

古老的凉山大地上,从极久远的年代起,传统的彝族居室有木门无窗户,因为人畜共室及火塘烧火煮饭,室内烟雾弥漫,功能原始、条件落后。为了帮助彝族同胞彻底告别低矮潮湿、人畜混居的居住环境,凉山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工作部署,要使千里彝乡彻底旧貌换新颜。

 

“看到有关凉山州‘悬崖村’的报道感到揪心”,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说过。他对一直对凉山脱贫高度重视,十分牵挂彝族群众。2018年春节前,还曾深入大凉山腹地考察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在国家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下,航天建设响应国家战略号召,履行央企责任,结合自身优势,积极融入国家脱贫攻坚战中。

 

20188月,在航天建设产业融合研究院的协同牵引下,航天建设所属中航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和陕西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分别中标布拖县2018年彝家新寨、易地扶贫搬迁、东西部协作安置点建设项目的不同标段,累计中标金额为143517.6万元,施工内容涉及169个村的农村安全住房安置点建设,并配套建设路、水、电、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

 

就是在这大凉山区,一批批航天人奔赴深山,他们与彝族群众融为一体,开始为彝族新村建设奋斗,在这里重现了航天前辈深入西部深山、投身三线建设时的情景。

 

航天科工党组书记、董事长高红卫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艰巨任务,集团公司要提高思想认识并坚决贯彻落实。”

 

承载着集团公司的期望与嘱托,航天建设作为航天系统的建设领域的一支铁军,积极履行央企的责任与担当。在集中安置点建设现场,工程机发出的轰鸣汇成一曲交响,在群山间回荡,一场与时间赛跑、与贫困正面交火的战斗在这里打响。

 

 

买一根铁钉需要跑遍整个布拖

 

“颇为紧张的工期、65万平米的大工程体量、坐落在各山头百余个分散站点以及匮乏的施工环境,这可以说是公司近些年来罕有的关乎国计民生、难度系数高、影响力巨大的重点工程。”中航天总工程师、安全总监赵记军介绍道。

 

20189月,航天建设所属两家单位布拖项目团队进入布拖县。面对恶劣的施工条件,项目团队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布拖群众改变落后的居住环境,早日脱贫奔小康。

 

不过,施工条件之复杂,还是超出了施工队员的想象。在这里,即使缺一颗小小的铁钉,都需要跑极远路程才能买到,这样的情形在布拖县屡见不鲜。由于物资非常匮乏,基建项目中用到的砂石料、钢筋、水泥等材料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采购。

 

布拖县城并没有水泥厂,而周边县城水泥厂的产能也都达不到项目使用需求,还经常因为机械老化故障等问题停产整修,对项目施工影响巨大。项目经理朱应鹏为了保障工期进度,跑遍了凉山州的大小水泥供应商,甚至范围扩大到了州外地区,这一切只为能寻找到更多具有供货能力的厂商,确保施工现场水泥供应链条的正常运转。

 

物料的匮乏只是困难的一个侧面。要在地形复杂多样、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区开展施工,可谓难上加难,大多数安置房依山而建,而且部分在建房屋基础位于岩石层之上,需人工破石方可施工。

 

因为在山区,部分建设房屋点位选址坡度大,陡峭接近30°-60°之间,地底下水位较浅,基本全是泥炭土,部分场地地质处在山体滑坡层,易出现较大安全隐患,需要大量的土方进行补填或外出,这就导致了施工过程中,几乎每个建筑基坑都需要单独进行设计、地勘以及技术指导。

 

山区基础设施差,施工临水、临电、道路都无法满足施工生产需要,浪珠乡现场周围无水源,乌衣乡距施工现场最近水源13公里以外;伟木村至今无生活用水,全部靠运输水车取用10公里以外的河水运送到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经过与村、乡政府沟通,从水源处到施工现场敷设水管44100米,并修建蓄水池,解决施工现场用水难的问题。

 

个别偏远点的建设现场无施工用电电源,当地能提供建设使用的变压器负荷无法满足建设用电,经常出现跳闸、短路等现象,严重影响现场正常施工,项目部机电经理与拖觉镇供电局联系沟通,对农网线路排查重组,新增发电机13台,重新架设电线电缆,增容变压器,架设电线5900米,保障施工用电。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布拖工程的所有参建人员都深有体会,

 

好不容易采买到的材料,要运进层峦叠嶂的大山深处绝非易事。陕西航建布拖项目部距最远的浪珠乡施工点120公里左右,山路崎岖,单程就需4个小时左右,其中40公里左右为碎石路面。在这样的路面上行驶,爆胎是常见现象。对于前往浪珠运输材料的司机来讲,这是一场技术与毅力的考验。

 

陕西航建项目部通往拉果乡韦木村、布歪村等施工点的道路,弯道多达165个,进入雨季,山区湿气重,路面湿滑,道路周边还经常出现滑坡、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发生后,项目部会立即调配挖掘机、装载机快速抢通运输道路。

 

而中航天布拖项目部为了保证物资能及时地运入安置点,对布拖县城到沙洛乡十余公里路途及连接九都乡所有安置点的环形道路进行拓宽路基、加铺砂石等改造工作,不仅极大提升了物资运输效率,还方便了村民的日常出行。

 

在布拖项目上,物资运输的困难远远不止道路的艰辛,还有运输车的调配。“最难的时候,肩挑手扛都是在所难免的。”朱应鹏想起了最难的一段时光。

 

由于道路狭窄,原本能在平地上使用的六桥货车在这里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无法将物资第一时间运送到指定位置,项目部只能换成载重量较小的单桥货车进行少量多次的倒运,而到了更为狭窄的道路时还得借助于畜力车。“原本一辆车就可以解决,现在都得用78辆来轮番倒运。”朱应鹏说。

 

今年8月的雨季,给凉山州的施工建设带来了更多的困扰,仿佛每次全国在播报强降雨时,总能找到四川部分地区的介绍。

 

截止目前,虽然强降雨没有给布拖项目造成泥石流等恶劣影响,但施工环境也不算乐观,暴雨让施工队伍一时间雨僝云僽。通往阿尔马之地区的施工点有大约10公里道路,通往浪珠施工点的地浪路多处道路,包括乐安乡附近施工现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不仅给当地彝族群众出行带来困难,也给施工带来了难以想象的运输难度,施工现场材料也出现被雨水损坏、冲走等情况。

 

面对灾情,布拖项目启动应急抢险保障预案,动用了大量的机械与人工,所有参建人员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推进雨季施工的维护工作,进行道路修复和现场恢复,为彝族群众解决出行问题、为扶贫项目建设争取时间。

 

 

能力是干出来的,业绩是闯出来的

 

身处大山里的项目成员,与家人遥隔万里,可以说异乡工作让他们对项目部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在巨大的困难面前,项目团队成员总是能团结协力、互相扶持。

 

项目经理朱应鹏常年在外工作,一年都没回过几次家,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不断感动着项目部里的每一个人。

 

还记得去年临近春节,项目部上下十分忙碌,尤其是财务岗位更是多日连轴运转,为了给农民工交付工资、热热闹闹回家过个好年,95后青年何浩一直奋战到大年三十前一天,“我想站好最后一班岗。”何浩坚定地说道。

 

确实,身处贫困县,环境艰苦是常态,高强度的紫外线把大家晒到“漆黑”,尤其对于女职工的挑战是空前的。

 

幽默开朗的邓艳经常笑称自己女汉子,在这里她或许是真正的女汉子,没有因为条件差、环境苦而叫苦叫累、怨天尤人,更没有因为自己是女性而提出特殊待遇要求,反而同大家一道克服困难、积极工作。

 

正是有了一个个甘于奉献的员工,项目管理团队才有凝聚力与战斗力去克服迎面而来的实际困难与险阻。

 

王晨是陕西航建在布拖项目的青年突击队队长,这支80后的突击队干劲足、有活力、有忠诚、敢担当、懂规矩、有狼性,创新意识强,能吃苦耐劳,在专业技术上能够独当一面。

 

对于布拖扶贫项目,王晨给突击队员们鼓劲:“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我们的任务是举洪荒之力,我们的优势就是有智慧敢担当,我们的价值就是攻坚克难!”。

 

为了更好的建设凉山项目,突击队员们跋山涉水、徒步荆棘,根据实际情况,从一进场就开始调查当地雨季的特点并考察地质水文等情况,再制定符合当地自然及人文条件的施工方案,对每一个安置点的不同特点,精心策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提前做好交底工作。

 

“布拖项目施工地域跨度大、海拔高,点多面广,‘能力是干出来的,业绩是闯出来的’,布拖项目部要迎难而上,抓住机遇,打造出让政府放心、让彝族同胞满意的民生工程。”航天建设总经理李治国在布拖县调研扶贫项目时强调。

 

 

 

[关闭]  [打印]
Copyright©2017 版权所有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19035510号-2
制作单位:亚新(中国)官网
地址:北京市西四环南路83号  邮编:100071 联系电话:(010)68749588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