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 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与服务 党建与文化 人才招聘 集团网站
当前位置: 亚新平台  >  新闻中心  >  亚新平台 > 正文
让彝族群众安居 就是我们的心愿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30日    来源:亚新(中国)官网

421日,在群山高山环抱之中,由中国航天科工航天建设所属中航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天)工程总承包部承建的布拖县特木里村2500户安全住房集中安置点建设现场,迎来了“四川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等一行参会各级领导代表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在布拖县考察现场,考察组领导对参加脱贫攻坚战单位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和希望。

昔日贫困的布拖,如今正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核心区,航天科工党组书记、董事长高红卫就曾表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艰巨任务,集团公司要提高思想认识并坚决贯彻落实。在集团公司的指引下,中航天作为航天系统的一线施工建设单位,积极履行央企的责任与担当,让“航天建设、建设航天”的大旗在彝族布拖县的土地上不断绽放异彩。

中标彝乡易地扶贫安置点项目

20188月,中航天成功中标“布拖县2018年彝家新寨、易地扶贫搬迁、东西部协作安置点建设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一标段和二标段”,两标段合计造价10.99亿元,施工内容需涉及数百个农村的安全住房安置点建设,并配套建设路、水、电、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

9,作为中航天总承包部核心团队,接过了这一重点工程后随即驻扎进入彝族布拖县,安置点项目的建设征程如期展开。伴随着汽车驶离307省道,一个个蜿蜒崎岖的山间小路映入眼帘,目睹着沿途荒壁与贫瘠,无不感到震撼与动容。尽管摆在眼前的施工条件恶劣,但这似乎更激励了中航天总承包部职工要改变布拖、帮助布拖民众脱贫攻坚的决心。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航天人在行动2

负任蒙劳 团结一致解难题

项目施工内容涉及布拖县下属9个乡、60个村、173个组,121个亟待建设安置点,还要配套建设路、水、电、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施工任务量极其庞大。针对项目的特点和承包合同的内容,项目成员通过不断的计划、考察、调研、探讨,进行了大量的、充足施工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然而,无论是地方群众的思想观念、材料物资的匮乏还是自然环境的诸多不利都让项目部成员感到压力山大。

众所周知,建设项目周边几乎全是彝族少数民族的村民。习惯了在土房里生活的他们起初并不愿搬离,团队成员在知悉情况后,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易地搬迁得到村民们的理解。截至目前,答应拆除旧房所、入住新住宅的村民数量仍处于新增状态,可以说,从故土难离到安享生活,他们迈出了第一步。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航天人在行动1

在这里,即使缺一颗小小的铁钉,都需要跑很远的路程才能买到,这样的情形在布拖县尤为常见。由于物资非常匮乏,基建项目中用到的砂石料、钢筋、水泥等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采购。布拖县城并没有水泥厂,而周边县城水泥厂的产能也都达不到项目使用需求,还经常因为机械老化故障等问题停产整修,对项目的施工影响巨大。项目经理朱应鹏为了保障工期进度,跑遍了凉山州的大小水泥,甚至范围扩大到了州外地区,这一切只为能寻找到更多具有供货能力的厂商,确保施工现场水泥供应链条的正常运转。

然而,现实并不会一帆风顺。好不容易采买到的材料却无法运进层峦叠嶂的大山深处,这让项目部的成员们的心一下子又提到了嗓子眼。对他们而言,进入布拖县城唯有一条蜿蜒崎岖的柏油县道,而从布拖县城到各乡镇安置点的部分更都是一些颠簸不平的盘山土路,不仅路面狭窄、坡度陡峭,而且坑坑洼洼、坎坷不平,一旦下雨,道路就变得泥泞不堪,车轮打滑、深陷导致无法行车更是常态。为了保证物资能及时地运入安置点,项目部对布拖县城到沙洛乡十余公里路途及连接九都乡所有安置点的环形道路进行拓宽路基,加铺砂石等改造工作,不仅极大提升了物资运输效率,还方便了村民的日常出行。

在布拖项目上,物资运输的困难远远不止道路的艰辛,还有运输车的调配。“最难的时候,肩挑手扛都是在所难免的。“朱应鹏想起了最难的一段时光。由于道路狭窄,原本能在平地上使用的六桥货车在这里失去了应有的光环,无法将物资第一时间运送到指定位置的他们,只能换成载重量较小的单桥货车进行少量多次的倒运,而到了更为狭窄的道路时还得借助于畜力车。“原本一辆车就可以解决,现在都得用78辆来轮番倒运。”朱应鹏说道。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航天人在行动3

尽管如此,项目部成员并没有被重重困难所达打倒,相反地,大家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眼前的难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问题在哪里,中航天人就在哪里,对他们而言,每一次挫折,都是一种历练;每一次攻坚,都是一种领悟。

有一种责任叫坚守

深处大山里的项目成员,与家人遥隔万里,可以说异乡工作让他们对项目部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在巨大的困难面前,项目团队成员总是能团结协力、互相扶持。项目经理朱应鹏常年在外工作,几乎一整年都没有回家一次,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和他一样坚守在岗位上的项目副经理杜星尽管母亲肝硬化住在医院里,也未曾迈出项目部半步,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也不断感动着项目部里的每一个人。

还记得去年临近春节,项目部上下十分忙碌,尤其是财务岗位更是多日连轴运转,为了给农民工交付工资、热热闹闹回家过个好年,95后青年何浩一直奋战到大年三十前一天,“我想站好最后一班岗。”何浩坚定地说道。

确实,身处贫困县,环境艰苦是常态,高强度的紫外线把大家晒到“漆黑”,尤其对于女职工的挑战是空前的。幽默开朗的邓艳经常笑称自己女汉子,在这里她或许是真正的女汉子,没有因为条件差、环境苦而叫苦叫累、怨天尤人,更没有因为自己是女性而提出特殊待遇要求,反而同大家一道克服困难、积极工作,

正是有了一个个甘于奉献的员工,项目管理团队才有凝聚力与战斗力去克服迎面而来的实际困难与险阻。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嘱托声声入耳,壮志拳拳于心,昔日贫困大地处处升腾着蓬勃生机,而航天建设人正是脱贫攻坚战的一线实施者,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不负嘱托、不负信任,将这份航天精神传递到大山深处。

 

[关闭]  [打印]
Copyright©2017 版权所有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19035510号-2
制作单位:亚新(中国)官网
地址:北京市西四环南路83号  邮编:100071 联系电话:(010)68749588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