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 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与服务 党建与文化 人才招聘 集团网站
当前位置: 亚新平台  >  新闻中心  >  亚新平台 > 正文
喜迎十八大,瞻仰革命圣地,缅怀革命先烈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5日

—记韶山之行

  2012年10月31日,七院四分院的全体同志们怀着崇敬和虔诚的心情,来到了毛主席的家乡——韶山革命圣地,开始了红色之旅。参观了毛泽东纪念广场、故居、南岸及纪念馆。毛泽东纪念广场占地5200平方米,是经中共中央批准兴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的重点献礼工程。毛泽东同志铜像重3.7吨,高10.1米,象征着“十?一”国庆,更象征着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铜像坐南朝北,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巍然挺立正视着前方,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在毛泽东纪念广场,同志们向毛主席的铜像献花、敬礼,向毛主席三鞠躬,像全国各地奔向韶山冲的人们一样,通过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来祝福、纪念、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业。在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的摇篮、红色之都——湖南韶山冲,乃至在湖南,随处可以领略到伟人的风采,可以感受到人们的缅怀情思,他是无可争议的一代伟人。

  毛泽东故居占地566.39平方米,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房屋18间。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这里,并一直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直至1910年的秋天离开这里外出求学。1929年,故居被国民党政府没收,遭到破坏。1950年按原貌修复。故居已经维修几次,现门匾之"毛泽东同志故居"系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6月27日所题。故居陈列物品中有许多是原物,毛主席卧室中的床、书桌和衣柜,毛泽东父子卧室中的床、衣柜、书桌和长睡椅,堂屋中的两张方桌、两条板凳和神龛,厨房中的大水缸和碗柜,农具室中的石磨、水车和大木耙等,皆曾留下过毛主席及其亲人的印迹。毛泽东卧室顶楼上有开口,顺楼梯可攀上。1925年6月,就在这楼上,毛泽东召开了秘密会议,建立了韶山第一个中共支部。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私塾叫做南岸,距毛泽东故居仅100米左右,370平方米面积,有10多间房屋。从毛泽东勤政为民、清廉如水、博览群书、雅情逸趣一直到他的丰富的情感世界,毛泽东辉煌的、富有魅力的人生让每一个参观的同志们所动容和敬仰。

  韶山之行,感慨万千,斯人虽去,其物尤存,那里的一桌一椅、一砖一瓦,无不引起我们对伟人的深切思念。让党员同志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毛泽东与人民的关系。作为共产党员,要牢记毛泽东同志“三好的”嘱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定不能忽视人民的利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广泛地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美好生活而团结奋斗;作为党内的领导干部,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真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此次参观活动给予了四分院全体党员一次学习与教育的机会,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精神的升华,一次思想的震撼。虽然参观结束了,但是对党的事业、对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考却不会停止,“缅怀先烈,珍惜现在,继往开来,奋发前进”是我们每一个航天人的心愿!(文/王敏)

  
[关闭]  [打印]
Copyright©2017 版权所有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19035510号-2
制作单位:亚新(中国)官网
地址:北京市西四环南路83号  邮编:100071 联系电话:(010)68749588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