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这一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巨大成就。肯尼亚是利用“一带一路”倡议优势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与中国合作取得累累硕果。
如今,在肯尼亚马查科斯郡孔扎科技城里,钢架林立,运输车来往穿梭,30米高的变电站主体拔地而起,不同国籍的施工人员爬高装架,他们顶着强烈的紫外线,阳光下拉长的身影与变电站合二为一,在辽阔的非洲大地上勾勒出一幅航天建设者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画面。

时间把场景拉回7年前,一群青年穿梭在与腰齐高的杂草中考察变电站选址,时不时地捏掉粘在衣服上的蜱虫。他们艰难前行,青涩的面庞流露出坚毅的表情,仿佛在向这片荒芜的土地发起挑战。7年来,他们夜以继日埋头苦干,日渐成熟的脸庞和挥洒的汗水见证了奋斗,不变的是共同写好新时代丝路故事、奏响共建“一带一路”最美和声的决心。

航天建设肯尼亚公司在肯落地以来一直备受关注,驻肯机构短时间突破自我,先后在肯尼亚承建了涵盖电力、水利、道路等不同类型的基础建设工程,建设成果惠及民生。肯尼亚电力传输扩建项目是“一带一路”重点工程,也是肯尼亚实现2030年国家发展愿景的“旗舰工程”之一,项目的建成将为肯尼亚孔扎科技城提供电力支持,线路多、覆盖面广,可以解决数万名肯尼亚老百姓用电难问题。面对项目建设的诸多难题,项目团队专注目标、精密协作,在困境和挑战中破冰前行。
多年来,他们扎根肯尼亚深耕细作,持续扩大合作共赢朋友圈,为航天建设国际形象增光添彩。他们立足岗位,实现了集团公司国际工程承包EPC项目新突破,以及航天建设国际工程总承包、电力领域高压和特高压项目、工程承包商业模式创新的突破,更加坚定了航天建设坚定不移开展国际工程业务的信心。他们在家人的支持下坚守肯尼亚,与当地社区和肯籍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为项目周边发展和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取得一个又一个脚踏实地的成绩。

“西安是一座中国历史韵味非常浓厚的城市,我在这里学习生活了5年,非常热爱这里的文化!肉夹馍也非常好吃!”大卫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开心地和同事聊天。他是肯尼亚公司的一名肯籍工程师,2009年获得了中国政府的奖学金,到中国华中师范大学学习汉语,并在长安大学学习电气工程。奇妙的缘分让他从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学成归来,成为了肯尼亚电力传输扩建项目的电气工程师,将自己在中国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在施工管理工作各项挑战中。
对于能够参与建设自己国家的民生项目,大卫心存感恩。他在讲述自己的中国故事时说,今天得到的机会与成就充分印证了文化教育交流和国际合作共赢的力量。他说,中国为他提供了宝贵的教育机会和令人满意的职业生涯,他对中肯关系及其合作发展潜力充满信心,也将带着这些珍贵的经历和技术经验充分参与到更多“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中,用自己的力量架起肯中两国的友谊桥梁,建设自己的国家。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携手打造和平发展的大格局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使命担当。肯尼亚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砥砺前行、风雨同舟,每个人都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建设者。他们用自己最珍贵的青春年华,在“一带一路”这条康庄大道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谱写了航天建设人的国际化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