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 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与服务 党建与文化 人才招聘 集团网站
当前位置: 亚新平台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 正文
航天建设陕西航建“杜庆林创新工作室”获评陕西省国防系统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2日    来源:亚新(中国)官网

近日,从陕西省国防工会传来喜讯,航天建设所属陕西航建第三公司杜庆林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2021年度陕西省国防系统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这是陕西航建第4次获此殊荣,也是职工创新创效取得的又一新成绩。

 

坚持工匠精神  有序创建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切实发挥劳模、工匠人才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大力开展以十有标准为主要内容的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20204月,陕西航建第三公司杜庆林创新工作室应运而建,在承担多项重点项目建设施工任务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能成为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我倍感荣幸,工作室成员是一群朝气蓬勃、准备在公司大有一番作为的优秀青年人才。在公司党委大力支持下,以大人才体系为载体,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参与到创新工作中来,创新工作室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第三公司党总支书记、负责人杜庆林说。

工作室现有成员10名,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3人,一级建造师5人,二级建造师3人。带头人杜庆林从事项目建设施工21年,拥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技术创新成果。他带领团队学习相关知识,完善制度建设,进行技术攻关解决项目施工难题,定期开展交流,不断提升员工学习创新能力,打造出一支积极思考、勇于创新、技术过硬的团队,保证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开展。

 

坚持同心攻坚  取得实效

 

杜庆林创新工作室坚持聚焦主责主业,扎实推进航天建设科技兴院”“创新强院工程。结合建筑工程四新技术和项目实际,积极挖掘项目技术质量管理中的难点、亮点,针对通病和难题,全面开展技术创新和攻关活动。


 

为确保项目过程质量满足建设单位第三方评估要求,针对混凝土墙面平整度超标、墙角不顺直、裂缝、麻面等难题,工作室在人员紧缺情况下,克服工期紧、任务重、资源缺乏等困难,全员通过网络搜索、实地考察等手段,加班加点研究技术突破。经过多方案对比,最终确定采用新型钢背楞剪力墙模板加固体系工艺,从材料应用和安装技术上进行革新,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工和材料浪费,也确保了混凝土剪力墙施工质量,塑造了良好工程形象。总结并发布的《提高剪力墙模板安装质量合格率》成果,荣获2021年全国工程质量管理小组二类成果。

针对施工现场雨污水处理和回收利用难题,工作室成员克服场地狭小、设备有限等困难,运用CAD软件与BIM软件Revit相结合的创新思维,利用现场废旧材料制作模型,最终在安康吾悦广场项目完成建筑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实现污水的循环处理利用,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新型建筑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获得2021年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坚持实事求是  树立品牌

 

杜庆林创新工作室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以项目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建设实践为纽带,以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为主体,以学习、研究、创新为主要目的,推动项目建设进一步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

 

 

经过近2年技术攻坚和创新,工作室于2022715日迎来国防系统工作组的验收。截止目前,工作室参与完成创新项目2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陕西省工法1项;发表专业技术论文2篇,获得国家级QC成果2项、省级QC成果11项;另有1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报中。

此次获评陕西省国防系统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对创新工作室工作成绩的高度认可,将极大鼓舞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力争在项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创新增效、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陕西航建将继续立足项目实际,开展学习培训、岗位练兵、技术创新活动,最大化发挥技术创新工作室作用,为项目技术攻关和创新成果运用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国航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创新之力。

 

 


[关闭]  [打印]
Copyright©2017 版权所有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67351号
制作单位:亚新(中国)官网
地址:北京市西四环南路83号  邮编:100071 联系电话:(010)68749616、68749588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