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建设湖北航建安装QC小组成立于2013年,他们奋力攻坚克难,努力积累创新,先后解决了咸宁温泉酒店、万山科研综合楼、湖北航天医院、乾坤国际大酒店、武汉总部二期工程等多个项目的安装工程施工难题。获国家级及省级QC奖项10余项,省级施工工法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
敢想敢闯 勇探施工新方法

为解决项目中安装工程疑难问题,提升安装工程整体质量水平,2013年,湖北航建成立了安装QC小组。成立之初,就遇到了咸宁温泉酒店项目安装工程中的难题。
咸宁温泉酒店项目采用铝合金电缆配电,电缆接头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整个酒店用电功能的实现。经过小组集体讨论,确立了《提高铝合金电缆接头一次验收合格率》的QC课题。由于首次接触到此类型电缆,小组成员格外谨慎,边干边摸索。为找出影响电缆接头压接质量因素,全体成员通过走访和查阅类似的施工资料,展开现状调查,最终找到接线端子不匹配这一主要因素。
在对策实施阶段,小组成员经常到施工现场指导作业,遇到无法解释清楚的地方便亲自示范。在压接电缆鼻子的过程中,因为铝材电缆比较容易延展,如果操作用力过大,容易造成电缆变形,一旦用力过小,会使电缆接触不充分。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反复尝试,最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式,使一次压接合格率达到了100%,电缆的压接质量得到了建设、监理等参建各方的一致好评。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该项QC成果荣获全国二等奖。
创新工艺 攻克技术新难题

在武汉总部二期工程及研发中心项目施工中,面对管线系统多、施工空间狭窄、项目硬件设施不完善等诸多难题,安装QC小组深入施工一线,进行现场勘查。就管道井内管道排布位置狭窄等难点,拟定《提高狭窄管井多系统管道一次安装合格率》课题,小组成员针对性地进行建模,通过在模型内预先排布来指导管线安装。
建模过程中,通过反复现场勘查,探寻最优解决方案。为了排布更合理,施工更方便,他们不断对模型进行优化,甚至归零重建。时常召开方案讨论会,群策群力,研讨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待方案确定后,进行可视化交底。
模型建立完成后,由于施工工艺需要改变传统的施工方法,在施工作业中遇到了很多不习惯的难题。安装QC小组主动进行沟通、深度交流,最终得到了安装团队的高度认可,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工程成本。该项QC成果获得全国三等奖、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省级施工工法。
积累推广 开创高品质未来

湖北航建承建的武汉某商业航天建设项目为矩形平面布局,厂房立柱间距9米,施工期间遇到厂房内管线系统多、支架固定点少、立柱间距大等难题。安装QC小组安排专人,携带《质量创优手册》《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手册》和优化后的项目安装工程BIM模型,前往现场进行培训与交底。
在该项目全体技术管理人员、各分包方负责人参与的此次培训中,安装QC小组结合施工图纸和BIM三维模型,对如何达成目标,从管线布置的位置、间距、高度等各方面,直观立体式讲解整个施工过程;利用三维动画,展示最终成型效果;通过现场互动,讲解了施工中注意事项,让大家快速理解和掌握施工精髓,规避施工中诸多问题。
湖北航建安装QC小组在不断的研究探索中,先后总结出 “可调节综合支吊架”“走廊内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法”等一系列施工方法,编制10多项国家级QC成果、国家专利和省级工法。公司将持续推广应用QC成果,为推动湖北航建和中国航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