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 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与服务 党建与文化 人才招聘 集团网站
当前位置: 亚新平台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 正文
举旗帜、聚人心、攻难关——中航天5#生产试验厂房党员突击队大干四季度纪实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5日    来源:亚新(中国)官网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的建设任务,航天建设所属中航天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二公司5#生产试验厂房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突击队在决战决胜“急难险重”任务中的“尖刀连”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举旗帜、聚人心、攻难关,引领全体项目部管理人员勠力同心、奋勇拼搏,不畏挑战、迎难而上,坚决夺取年度目标全面胜利!

 

“生产、防疫”两不误

安全是建筑施工行业的底线、红线、高压线,不能有一丝闪失。面对厂区内150余名劳务人员加班加点、连续施工的局面,生产经理于东杰和安全总监朱安红没有丝毫懈怠,面面俱到地排查着安全隐患,“班组会上一定要强调安全带佩戴问题”“冬季施工,一定要注意水电的规范使用!”“人员密集的地方一定要佩戴口罩啊!”“一定一定”已经成为了朱安红的口头禅,“我就怕安全的事儿悬而未定,所以我总说‘一定’”他摸了摸自己的光头笑着说。

由于是光头,项目上的人都戏称他为“光头刘sir”,一方面是调侃,另一方面是对他严谨细致的肯定。他俩每天穿梭在现场的各个角落,一顶红帽子和一顶白帽子从白天走到黑夜,微信步数总是蝉联排行榜的冠亚军。责任催人、形势逼人,可时间不等人,面对紧张的工期,他们连续作战,以安全保生产,以行动促安全。

“老白,门把手多用消毒液擦几遍,劳务宿舍每次通风半小时,上下午各通风一次啊!”一遍遍的叮嘱、一次次的防疫检查是张冠宇工作的日常,作为朱安红的徒弟,他在“疫”线工作时也深受带动和鼓舞,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劳务人员流动的复杂性,他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争当防疫先锋,和师父一起为项目有序施工保驾护航。

 

“进京赶考”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5#厂房项目也迎来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安全督导组巡视、航天科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专题交流会、北京市行业管理第一片组办公室参观等一个个“大考”。面对密集的巡视检查、交流观摩,项目部中出现了紧张情绪,“这么密集的检查,咱们生产进度还能保证吗!”“这么短的时间,活儿能干完吗?”在得知大家的思想负担后,拥有18年党龄的项目总指挥吕书祥第一时间安慰大家说:“政府和上级领导的视察是对我们项目的认可,这虽然是一份沉甸甸的任务,但更是组织对我们的信任,大家要把心态放平,再辛苦一下,等结束了,我请大家吃饭!”。

 

党员突击队长耿可新也耐心地做着队员们的思想工作,给队员们树立必胜的信心、培育决战的勇气,梳理关键节点和主要困难,力保视察生产两不误。“都说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我作为党员突击队的队长,就要把这份工作做细、做实,做在日常、做到个人、做到心上,凝聚人心,攻克难关!”

在队长和老党员的带领下,这段时间里,队员们啃骨头、抢进度、破难关,检查视察反响良好,主体结构也顺利封顶,在“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初遇”长城杯

冬夜的北京,厂区内的树枝挂满了银霜,一切都在萧瑟的寒风中变得寂静,然而项目部办公室里却是热火朝天。“洋哥,把钢筋原材进场的见证记录给我发一下。”“超儿,你把混凝土开盘的目录再更新完善一下。”这已经是突击队员李超和邹阳加班的第9个夜晚,临近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初审,作为资料员的他们相互加油“说啥也不能掉链子!”

每天上班前,项目技术负责人陈磊都会逛一圈现场,这已经是他坚持多年的习惯。从确定长城杯初评之日起,他便一直奋战在工作一线,泡在现场,每天的“遛弯”也变得更加频繁和仔细,力求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发现现场的每一处问题。“磊哥,大体积混凝土的测量要求有吗?”“有,这就发给你。”“磊哥,汇报材料里的有两个数据好像不对”“好,我这就看一下”。作为党员的他,不仅要把关现场实体,还要随时掌握资料情况,面对每天繁杂和棘手的工作,他语重心长地说:“都说总工是排头兵,都说党员是先锋模范,所以我要成为排头兵中的模范、模范中的排头兵!”

不忘初心,奋勇争先。在全体队员的不懈努力下,5#厂房项目获得了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和2020年度北京市工程建设BIM应用Ⅲ类成果,并顺利通过了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初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他们也始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员身份的深切认同,持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攻坚克难,让党旗在项目工地上高高飘扬!(文/李旭光、张明硕)

 

[关闭]  [打印]
Copyright©2017 版权所有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19035510号-2
制作单位:亚新(中国)官网
地址:北京市西四环南路83号  邮编:100071 联系电话:(010)68749588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